2022-10-24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加快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
2022年5月11日
加快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2—2024年)
西江经济带连接广东广西,是面向粤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是粤港澳大湾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为推动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到2024年,传统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能耗“双控”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显著降低,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高,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生态化改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显著增强,机械、汽车、冶金、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
——特色产业。到2024年,特色产业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大幅增强,消费品制造业不断壮大,糖业、优质水果、绿色蔬菜、茶叶、茧丝绸、特色食品加工、木竹材加工等加快升级,附加值不断提升,特色优势品牌不断壮大。
——服务业。到2024年,服务业集聚区再上新台阶,产业模式不断优化,现代物流业、会展服务业、金融业、电子商务、旅游业等发展壮大,一批产业集聚力强、规模化、连锁化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重点任务
(一)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智能终端、高清视频显示、人机交互智能设备、人工智能、声学光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以南宁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园区,打造南宁、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南宁瑞声科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柳州大数据产业园、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桂林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京东(梧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来宾中沛电子信息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5G产业应用集聚区和融合应用示范区。培育壮大南宁桂芯、桂林深科技、桂林光隆、天微电子、来宾中沛等龙头企业。(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来宾、贺州等市人民政府)
2.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链,支持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传统车企实施技术改造,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柳州、南宁、贵港等地建立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研发基地。积极引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车载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本地化制造。建设广西申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车及物流车生产、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5GWh电池、博泰柳州智能网联产业智造基地智造工厂等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大数据发展局,南宁、柳州、贵港、桂林等市人民政府)
3.生物医药产业。依托肉桂、罗汉果等“桂十味”道地药材,以及穿心莲、青蒿31味区域特色药材,重点发展中医药壮瑶药、生物技术药、健康食品等,建设桂林、南宁、柳州、梧州、玉林、贺州、来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支持医药企业开展新药、医疗器械新产品研究,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民族药制剂的备案和调剂使用。推动广西(国家级)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梧州基地、贵港平南县医药研发产业城、柳州市鱼峰区大健康和生物制药产业园、大参林梧州大健康养生基地、来宾市三江口新区医药化工产业园、金秀国际瑶医医院等发展,打造以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为重点协同发展、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药监局、中医药局、农业农村厅,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贺州、贵港、来宾等市人民政府)
4.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端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高端陶瓷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石墨烯材料等新材料。推动梧州、贵港稀土新材料应用,打造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基地、南宁高端铝产业基地和桂中(柳州、来宾)铝新材料产业基地,崇左铜锰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桂东(玉林、梧州、贺州)铜、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可降解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基地,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加快玉林市70万吨锂电新能源一体化产业基地(一期)、鹿寨县石墨烯新材料产业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南宁、柳州、百色、贵港、玉林、梧州、河池、来宾、贺州、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康养机器人、无人机、文旅装备制造。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南宁高端装备制造城等项目建设。康养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智能医疗康复机器人,加快柳州康养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无人机产业重点发展航测、植保、应急救援等多领域无人机,打造贺州全国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文旅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游乐设施装备、户外运动装备、旅游交通装备,重点打造中国—东盟(柳州)大健康和旅游装备制造基地。(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科技厅,南宁、柳州、贺州等市人民政府)
6.循环经济产业。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展废旧农膜、灌溉器材、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发展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锌、再生铅、再生塑料等产业,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柳州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平果铝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园、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玉林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来宾象州县飞南铜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来宾迁江华侨工业园再生铝产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支持柳州申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废铜、废铝以及废稀有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重点推动铝、铜、稀有金属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科技厅、教育厅,南宁、柳州、梧州、玉林、百色、贺州、来宾等市人民政府)
7.节能环保产业。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链及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强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推进柳州、贵港、梧州、百色、玉林市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建设广西藤县陆贝150MW风电场、桂林殿堂二期风电场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推广环保工程先进模式,推广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排污指标与园区绩效挂钩模式、博世科模式和来宾市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模式,建立环保产业联盟。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支持。(责任单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柳州、贵港、梧州、百色、来宾、玉林等市人民政府)
(二)做优经济带传统产业
1.机械工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现代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建筑机械、内燃机、仪器仪表、智能电网装备等。推进柳工集团、玉柴集团和高端装备制造城(南宁)、智能制造城(柳州)、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两企三城”建设,支持桂林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设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新能源工程机械应用示范区。支持柳工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中心。(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市人民政府)
2.汽车产业。重点推动现有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利用闲置整车产能,提高全区汽车产能利用率和车企竞争力。建设面向东盟和欧洲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完善上汽通用五菱为核心的乘用车产业链,培育新宝骏、风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推动东风柳汽为核心的商用车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快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轻量化、高端化、智能网联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增压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铸件、电子控制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南宁、柳州、贵港、桂林等市人民政府)
3.冶金工业。持续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对接汽车、家电、海工船舶、能源化工、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用钢需求,深入推动棒材规模化、线材多样化、热轧精品化、中板专业化、冷轧高端化。重点打造柳州精品钢基地、桂东(梧州、贺州、玉林)不锈钢基地。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高强耐磨新材料项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板项目、预应力钢绞线项目、船板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补链延链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柳州、梧州、玉林、贺州等市人民政府)
4.建材产业。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实施低能耗低排放改造,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发展新型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内外墙、楼梯板、楼板等预制构件及新型节能门窗、厨卫一体化等产品。依托现有建材龙头企业,探索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及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5.轻工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节能、环保中高端电器产品,加快发展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积极发展厨房和家居用小家电,建设全产业链智能家电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柳州市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铁山工业园、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中泰(崇左)产业园、玉林陆川小家电产业园、广西(北流)轻工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推进中国·柳州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南宁高端运动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全力打造千亿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推进广西柳州现代服装产业园、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纺织特色小镇联盟产业园、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现代造纸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理文崇左年产110万吨浆纸及纸品后加工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玉林、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三)做强经济带特色产业
1.糖业。强化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和管护。深入开展甘蔗育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高产高糖优良新品种。做精做强蔗糖深加工,引导企业生产精制糖、液体糖、甘蔗植物水、特色红糖、冰糖、糖果、药用糖、低聚果糖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化制糖副产品和蔗叶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酵母及其提取物、调味品、环保餐具、饲料等,提升循环经济水平。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提升崇左、来宾、贵港、南宁、柳州等蔗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推动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柳城县甘蔗现代化种业提升工程及蔗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来宾市糖业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南宁、柳州、来宾、贵港、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2.优质水果。重点发展柑橘、脐橙、香蕉、芒果、火龙果、百香果、柿子、荔枝、沙田柚、金桔、龙眼等鲜果和加工制品产业。围绕做精柑橘,做强脐橙,做稳香蕉,调优芒果,做大火龙果,做深柿子,保持优势产业在全国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智慧果业,推广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操作,加快提升产业科技水平。通过整合推介,打造一批“桂”字号水果知名品牌,加强广西果品宣传推介,全面提高“桂”字号水果品牌营销率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完善采后处理和储运保鲜、精深加工等配套建设,大力发展观光果业,实现产业多元增值增收。持续推进田东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桂北亚热带温带水果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技厅,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百色、贺州、河池等市人民政府)
3.绿色蔬菜。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反季节蔬菜,提高蔬菜单产水平,巩固全国最大的秋冬菜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实施种业保障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提质增效及“桂菜”品牌打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大棚蔬菜产业布局,发展壮大右江河谷地区冬春设施蔬菜产区、供粤港澳设施蔬菜产区、桂北及桂西北高山反季节设施蔬菜产区、城市郊区设施蔬菜产区等,强化地头冷库配套、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配套,加快推进数字化产地仓建设。推进柳州、贺州、玉林、梧州、贵港“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柳州、百色、贺州、玉林、梧州、贵港等市人民政府)
4.茶叶。加快促进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发展六堡茶、茉莉花茶、金花茶、桂花茶、白毫茶、红绿茶等产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更新机械设备、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建设标准化茶厂,提升茶叶精深加工和茶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完善产业链建设。重点打造“广西六堡茶”、“横州市茉莉花茶”、“三江春”、“三江红”、“桂林桂花茶”、“兴业云雾茶”、“百色红茶”、“覃塘毛尖茶”、“昭平茶”品牌,加强新建茶园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生态、有机产业融合度高的标准化茶园。支持广西六堡茶产业集聚区、梧州六堡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柳州、桂林、南宁、梧州、百色、贺州、贵港、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5.茧丝绸。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桂西北、桂中优势产区,重点建设河池、梧州、百色等茧丝绸生产基地,打造宜州、忻城、环江、横州、靖西、鹿寨、柳城、那坡、平果、宾阳、罗城、上林、凌云、德保、隆林为重点的桑蚕茧丝绸千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扶持茧丝绸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桑蚕综合利用或深加工、研究开发新产品和创建名牌产品。加快茧丝绸加工集聚区建设,推进丝绸文化、丝绸小镇建设,打造全国闻名的“中国丝绸新都”。加大蚕桑品种、蚕桑机械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柳州、河池、南宁、百色、来宾、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6.特色食品加工。重点发展酿酒、米粉、健康饮用水、水牛奶、富硒米、油茶、茶(籽)油、休闲食品等产业。做大白酒,做强啤酒,培育葡萄酒、果酒、保健酒,建立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白酒为主,发酵酒、养生酒和创新酒并举的桂酒产品体系,鼓励酒企之间进行横向联合、战略重组。打造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玉林牛腩粉等农产品加工品牌,重点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柳州螺蛳粉小镇、桂林米粉产业园、玉林牛腩粉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抓好品牌整合,以绿色、健康、长寿为特色打造和提升“广西天然优质饮用水”区域品牌,重点培育高端矿泉水品牌,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天然矿泉水和山泉水。实施奶水牛良种繁育工程、杂交改良工程、“粮改饲”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良种引进和扩繁、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场建设、高值化水牛乳制品开发,支持产业强镇、示范区和产业园建设。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富硒稻米发展的政策,完善富硒资金投入机制。持续深入实施油茶“双千”计划,扩大油茶产业发展规模,提升油茶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广西山茶油区域公共品牌及企业自主品牌。建立一批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休闲食品产业链重点发展烘焙、糖果、调味品等产品,主要布局南宁、桂林等主导市场及崇左等沿边城市。(责任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南宁、柳州、桂林、玉林、河池、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7.木竹材加工。重点发展板材、家具产业,建设南宁、柳州、崇左、贵港、来宾绿色家居产业基地,打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材基地—高端绿色家具全产业链,构建产品丰富、附加值高的全国重要木竹材加工产业集群。支持贵港市产业园区(江南园)、广西贵港(覃塘)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广西鹿寨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融安·广西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南宁(兴宁)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园、横州市现代林业产业园、广西崇左·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扶绥县山圩产业园、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桂林荔浦市衣架家具特色产业园、河池环江工业园区现代林业产业园、来宾三江口森林工业城、来宾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林业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南宁、柳州、桂林、贵港、百色、河池、来宾、崇左等市人民政府)
(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1.现代物流业。全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坚持货运先行,货邮并举,以货促客,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物流项目,重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积极促进物流枢纽互联成网。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创新和推广多式联运提单,引导企业建立全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的服务方式。推动与通道沿线省份“单一窗口”建设,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快提升通关服务水平。(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南宁海关,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2.会展服务业。强化会展经济链条建设,积极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展会。重点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核心会展,鼓励支持各设区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专业会展以及特色产品展、节庆展演展示,培育和引进一批会展龙头企业。建立会展业联盟,主动对接东盟、粤港澳等知名会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展览品牌、会展企业和配套服务业落户,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扩展提升发展会展经济,延伸发展广告、旅游、娱乐、餐饮、酒店、商场等会展上下游产业,逐步构建完善的会展产业链。(责任单位:广西博览局、广西贸促会,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商务厅,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3.金融业。强化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深化与港澳、东盟的金融合作,加快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加快构建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积极推动物流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保险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城商行结算服务、政策性金融服务“六个一体化”,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打造五象新区金融集聚区、百色国际金融科技城,持续推进特色金融城市和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增强区域金融的集聚度和辐射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责任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广西证监局,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4.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全面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工程。引导汽车、机械、食品、医药、电子、有色金属、服装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推动电商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县域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建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时效。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中新国际物流园、京东柳州智能电商运营中心、中通快递桂东(岑溪)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建设。支持南宁、柳州、崇左等市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业务。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农业农村厅,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5.旅游业。构筑绿色生态旅游廊道,做大做强西江沿岸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和康养旅游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成为多元化、国际性、全天候的黄金旅游带和中国水运旅游发展的典型示范。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西江生态旅游带、南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柳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继续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粤桂画廊”建设。支持南宁、柳州、桂林、河池等周边地区打造旅游联盟,建设国家级及自治区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廊道。推动广西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梧州市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大型实景演出《突破湘江》暨中国兴安新长征文化园、柳州三江县大洲文化旅游岛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四、实施产业发展环境提升行动
(一)交通设施提升行动
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方向,打通断点、堵点,实现联运无缝衔接,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加快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打通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高铁、柳州经梧州至广州铁路,开工建设合浦至湛江高铁,岑溪至罗定铁路等一批项目,加快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网络。重点推进南宁经玉林至珠海、巴马至凭祥等出省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推进泉南高速公路全州黄沙河至桂林段等项目改扩建。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加快推进贵港市西外环、河池(宜州)西过境线等城市高速公路环线,提高城市过境交通能力。构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建成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西江航运干线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加快过船设施建设,提升西江航运通过能力,建成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加快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龙滩1000吨级通航设施,加快推进长洲水利枢纽五线船闸、大藤峡二线三线船闸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民航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力争2022年建成投运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南宁T3航站楼、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百色巴马机场改扩建、梧州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优化航线网络,推进国内国际、客运货运、干线支线、运输通用共同发展。完善集疏运通道。加快重点产业园区与西江重要港区、铁路站点、物流园区连通的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支专线项目建设,推进贵港市苏湾作业区进港铁路支线等一批项目建设。强化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联动发展。开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加快形成贯通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铁路主通道。加快建设桂林至钦州港等高速公路项目,形成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网。拓展“江铁海”联运物流线路,推动港口、航运、铁路、物流等企业深化合作,开通西江经济带城市至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机场管理集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二)能源保障提升行动
增强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大藤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建设,适时布局建设支撑性清洁电源,加快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大规模开发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积极打造新能源发电基地,重点推进纳入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红水河、横州、崇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稳步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推进西江等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强化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面启动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开展“新能源+储能”推广应用,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挖掘需求侧潜力,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完善能源储备设施和输送网络。在大型燃煤电厂、铁路枢纽、沿江接卸港口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煤炭储运设施。提升西江能源运输能力,打造煤炭江海铁联运通道。推动西江干流等港口储气设施建设。推进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扩大油气管网覆盖范围,推进北昆线南宁联通工程等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重点加快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广西支干线、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等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推进“气化广西”。完善电网网架结构,高水平建成绿色智能电网,建设南宁市坚强局部电网。(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广西电网公司、广西投资集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三)产业融合对接行动
充分发挥经济带通道和纽带作用,围绕经济带重点产业集群和关键产业链,推动产业对接、平台共享、园区共建,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和分工协作,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到广西布局产业链重要环节,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制造、轻工家电、现代纺织、高端家具等产业为重点引进一批制造业项目,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值利税等共分共享,鼓励多种形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鼓励共建“飞地园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支持各类行业协会、商协会参与经济带投资合作。推动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制定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做好江海联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投资促进局,各有关人民政府)
(四)科教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推行科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星期天工程师”、“候鸟”、“银发”柔性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承接共建重大创新载体分支机构或分中心。鼓励高校开展科学前沿的知识技术创新,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师范类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对标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培训标准,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快推进柳州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南宁教育园区等平台载体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着力打造一批服务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提升职业院校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支持高校与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教育集团,推进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融合建设。依托区域内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技术。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检验检测认证龙头企业和机构到广西设立分支机构。(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五)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积极对接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新规则,持续推进投资、贸易、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推动支持经济带内有条件城市复制推广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等周边地区推进“跨省通办”,扩大“异地办理”范围,提高政务一体化数据推广应用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扩大简易注销登记范围。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持续推动各地并联审批、承诺制审批,提高获得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的效率,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监管制度,加快完善广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监管,强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责任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六)园区建设提升行动
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鼓励与区外园区结对合作,共同打造一批铸链、强链、引链、补链的配套项目。合理划分经济带产业空间,引导园区产业链错位与协同发展。优化园区内和园区间上下游产业布局规划,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推广“链长制”,建立“一链一策”政策精准供给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积极稳妥实施园区整合,优化提升市级园区管理体制,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新模式,加快培育千亿元、百亿元产业园区。建立分类动态管理和评价机制,激发各级工业园区发展活力。每县打造一个以上环保、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园区。(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强化各有关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在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上的主要责任,强化其在规划、理念、政策、管理、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做好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重要事项的推进落实,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责任单位: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部门)
(二)完善项目管理。建立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集中资源和要素保障补链延链强链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节能评估审查,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准入标准,从严控制新上高耗能产业项目、能效水平不达标项目,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具体行业转型升级要求,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建设动态监管,指导相关企业加快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部门)
(三)强化政策衔接。自治区各有关单位根据经济带建设需要,主动谋划推进重大创新试点和项目,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使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各类政策之间联动协调平衡。研究制定财政、价格、土地、环保和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策衔接和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好中央专项资金、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等,支持经济带产业发展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一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且于2024年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法人企业,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首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二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且2024年前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法人企业,自其首次符合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符合条件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三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的以国家鼓励类产业为主营业务的法人工业企业,2024年前主营业务收入达到总收入的60%以上(含)的,自首次达到的纳税年度起(2021年达到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四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且符合享受国家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法人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减征企业所得税期限内,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五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的从事非国家限制和淘汰类项目的小型微利法人企业,2024年前取得第一笔收入的,自其取得第一笔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取得收入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六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距离陆地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新设的经各市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认定的加工型法人企业,2024年前取得第一笔收入的,自其取得第一笔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取得收入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七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的经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商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认定的大型仓储类物流法人企业以及专业运输法人企业,2024年前取得第一笔收入的,自其取得第一笔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取得收入的企业自2022年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征、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八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的经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商务会同财政部门认定的冷链物流法人企业,2024年前取得第一笔收入的,自其取得第一笔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取得收入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九是对2021—2024年在经济带内新注册开办的经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会同财政部门认定的从事中小微企业担保的法人信用担保机构,2024年前取得第一笔收入的,自其取得第一笔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2021年取得收入的企业自2022年起),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3年。纳税人同时符合上述条款中有关条件的,可选择最优惠政策享受,但不得叠加享受。在执行期限内,如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发〔2016〕70号),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至2020年12月31日执行未满的,仍按桂政发〔2016〕70号文件执行至期满。(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广西税务局,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各有关市人民政府)
(五)加强招商引资。对需要引进的重点产业的龙头项目、关键节点项目加强前期研究与策划,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组织开展经济带联合招商行动,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洽谈对接,着力引进新兴产业项目,坚持源头管控,将用能和碳排放空间纳入招商引资重要准入考量,精准招商并抓好项目落地。(责任单位: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商务厅)
(六)强化督促问效。各市要强化对实施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完善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全面跟踪经济带产业发展总体规模、行业结构、空间布局、经济效益等,综合评价所辖县(市、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快对各个领域、各类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预测和运行监测分析,及时跟踪督促纳入经济带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实情况。对本实施方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责任单位:各有关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部门)
2023-09-18
2022-11-23
2022-11-14
2022-11-14
2022-11-14